我不相信一个人可以平日里没有耐性,挥霍度日,然后投资的时候却变成另一个人。你的投资风格应该是你做人的模样,我很清楚自己的性格,价值投资就是我的人生。 ——谢清海
价值投资已死?
近几年,随着中国BAT,外国FANG等互联网公司的兴起,科技公司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之一。新兴科技在本世纪给人类带了深远影响,它在颠覆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亦对历史悠久的价值投资理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甚至有一些推崇新经济的激进者认为:价值投资已死!
现在市场普遍认为,价值投资的祖师爷是美国知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Benjamin Graham,是他创先河的将证券分析作为学术科目带入高等学府。Benjamin Graham在1934年和1949年出版的《Security Analysis》(中文译名:证券分析)和《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中文译名:聪明的投资者),直到现在仍被价值投资者视为“圣经”。而素有「股神」之称、把价值投资发扬光大的沃伦巴菲特,正是Benjamin Graham的学生。
图片来自seekingalpha.com
是的,价值投资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它有着逾90年的历史。事实上,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传统事物往往会面临“与时俱进”的挑战,需要被它的守护者不断的运用、发展,从而一直保持生机。
作为一间立志成为“亚洲价值投资殿堂”的资产管理公司,我们想在本文用惠理创始人、主席兼联席首席投资总监谢清海先生的人生故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价值投资。
首先,何为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核心词语是“价值”,是投资“价格”低于“价值”的资产。
大多数投资者自然都想“低买高卖”,但价值投资的难度在于很多投资者分不出“价钱”与“价值”的分别,他们无法或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深入研究股票的价值,最终只能随着市场气氛随波逐流。
而如何用价值投资法分析股票价值,巴菲特曾把他老师Benjamin Graham的思想浓缩为三点:
一、把拥有股票当做拥有公司的一部分
二、视市场为朋友,不要对抗市场,市场疯狂时保持理智
三、Margin of Safety (安全边际)非常重要
至今这些原则均已被市场反复验证。谢清海先生在运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投资亚洲市场的经验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谢清海认为价值投资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盈利增长能力
二、稳定派息
三、股票市盈率上调
市盈率上调十分令人期待,因为公司就算基本面因素不变,市盈率的上调一般也能带来不小的股价升幅。但这个过程需要市场催化剂,需要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第一点和第二点就发挥了它的作用,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派息收益,能帮助价值投资者度过“难熬”的等待期。
其次,为何价值投资会被批评?
价值投资被批评有几点重要原因:
第一,以前由于资讯的稀缺性和专业性,价值投资者能够熟读年报、分析财务数据、了解更多行业知识和资讯,从而发掘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如今受益于互联网科技,资讯不再被少部分人所垄断。如今通过网络,资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今非昔比,仅使用传统研究方法,可能很难有“漏网之鱼”等待被人发掘。
第二,很多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特别是一些科技公司,即使目前盈利较少甚至亏损,但是它们未来的增长潜力有可能是巨大的。新经济的拥护者认为未来增长更为重要。
第三,近几年,一些价值投资者如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清单中亦出现了蓝筹股或新经济的身影。批评者质疑,这似乎与价值投资的初衷有所背离。
针对第一、二点,这个批评是有道理的,因此价值投资需要演变,需要不断适应。谢清海先生清楚明白这个道理,惠理的价值投资理论实际上在25年里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尤其是现阶段的惠理采用“逆向思维”,通过积极收集更多的数据(例如收集整个销售链的数据及更为专业的行业数据),进行大量的行业调研、实地考察,去挖掘较难被发现的企业潜力。
对一些新兴科技,用传统的价值投资理念确实有分析难度,但是惠理并不是绝对排斥,而是在研究中纳入未来增长及现金流进行综合考量,去发现估值不算昂贵的新经济。(惠理在之前的文章中对此有详细解释,请参考往期文章《谢清海的人生故事:价值投资者的坚守与传承》)
针对第三点,沃伦巴菲特自己亦表明,他的投资目标也慢慢从用便宜价格买普通股票,开始变成用合理价格买优质股票。便宜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蓝筹股也可能会被市场忽略,从而使估值变得便宜。
而且谢清海先生还认为在亚洲推行价值投资,需要懂得因地制宜。例如亚洲企业和西方企业不同,在亚洲企业中创始人或是管理层的作用相对更大;而西方企业比较制度化,创始人或管理层的影响力相对有限,投资亚洲股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投资管理层。
而惠理的优势是懂得用亚洲人的眼光分析亚洲企业,我们的团队有更多与亚洲的管理层沟通的经验,惠理每年进行超过6500次的调研,与企业高层深度沟通,有助惠理更加了解企业。
价值投资为何很多时候难以坚持到底?
惠理投资董事钟民颖,与谢清海先生是相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亦是一位投资创业者,他曾在接受《金钱之王:谢清海的价值人生》作者蔡东豪的采访时说到,价值投资是反人性的。而谢清海能做到一生坚持价值投资,和他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不无关系。
钟民颖说,理论上来说其实所有基金经理都相信价值投资,在日常的投资运作中也会采用价值投资的分析技术,但是把价值投资自始至终都放到最优先位置,并且坚定的将其作为一种信仰,难度真的很高,甚至说价值投资是违反人性的。
原因之一是,基金运作有其现实的一面,他们需要面对客户对基金表现的压力,很多客户更加看重当前成绩。现在的中国市场,有些投资者给予基金经理的考察时间甚至短过一年,这令不少基金经理疲于追逐市场,做不到真正的价值投资。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价值投资更加考验心理素质。不够坚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的人很多时候难以忍受“等”的过程。
股票价值之所以被低估,是因为当时主流市场对其的错位认知或是关注度较低,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甚至在被买入后还会继续下跌,即使是股神也难以做到永远买在最低点。不被主流市场的声音所影响,甚至要面临“漫漫等待之路”,真的有点考验人性。
所以能够坚定守住价值投资的人都是心志坚定之人。
而谢清海先生能够成为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并带领惠理运用这一理念取得如今的成绩,其自身的性格态度和经历功不可没。
我们在上周的微信文章《谢清海的人生故事:投资局外人到创业者的蜕变》中曾介绍了谢清海先生早期打拼及创业的经历,他虽然出身艰苦,年纪轻轻便只身来到香港赚钱养家,最开始平凡的十几年一直勤恳独立,不懈自学,严于自律,比他人更加冷静,也更果断。这样的经历和性格才能够令他在等待的过程中更加“坚定淡然“吧。
而对于基金运作的现实问题,谢清海先生表示,惠理的投资原则之一就是坚守信念与纪律:“我们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为什么创立这盘生意,价值投资不是宣传口号,是我们真正相信的信念。公司的英文名‘Value Partners’便是以价值为先。”
惠理多年来一直专心致志的耕耘价值投资,定位清晰,认同惠理的客户一早知道需要耐性,愿意长期与惠理共同成长。
早在惠理创立的90年代初期,价值投资法在香港属于小众投资理念,虽然经历了87年的股灾,但香港的股票市场并不成熟,机构投资者更愿意追随指数买蓝筹股,散户则多半追捧消息股,投机多过投资。
价值投资法则讲究耐性,讲究逆市投资,讲究长期回报,谢清海先生和他所创立的惠理在当时都是特立独行的。一个刚成立的公司,还未赢得声誉的情况下,没有为了眼前短期利益,跟着市场热潮随波逐流,这应该是谢清海先生和惠理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谢清海曾多次对蔡东豪说起以下这段话:「我不相信一个人可以平日里没有耐性,挥霍度日,然后投资的时候却变成另一个人。你的投资风格应该是你的模样,我很清楚自己的性格,价值投资就是我的人生。」
「很多有志投身投资界的年轻人选择从事金融,往往是金钱行先,我认为是本末倒置。做一件事,要有信念,有热情,愿意苦干,假以时日,钱会找你。」
虽然这些话可能会被吐槽太过理想,有点“鸡汤”,但能够以信念和热情来选择工作和事业,十年如一日的和人性作斗争,在市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坚持走下来,走到今天,赢得如今的地位和财富,这种“鸡汤”在当今社会恰恰是弥足珍贵的。
希望每一位热爱投资、励志投身金融界的读者能够从本文中有所获益。
文章来源:惠理投资 |